时间:2023-02-07 09:40 字体大小:放大 正常 缩小
信息索引号 | 014032126/2023-00258 | 生成日期 | 2023-02-07 | 公开日期 | 2023-02-07 |
文件编号 | — — | 发布机构 | 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 | ||
效力状况 | 有效 | 附件下载 | — — | ||
内容概述 | 新吴区:以生态文明“含绿量”推动社会发展“含金量” |
2022年,新吴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不断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,精心治“绿”、精准促“绿”、精彩绘“绿”,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,以生态文明“含绿量”推动社会发展“含金量”,实现了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一是环境质量持续攀升。全年PM2.5浓度降至29微克/立方米,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8.1%,成为全市8板块中唯一“双改善”区域。水环境综合治理扩围提标,伯渎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等项目竣工,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保持100%,优Ⅱ比例达60%,32条入湖河流一级支浜“消劣奔Ⅲ”成效稳定巩固。地表水优Ⅲ比例达83.3%,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,太湖连续十五年安全度夏。
二是绿色转型步伐稳健。产业园区“三优化三提升”扎实推进,拆迁腾换、优化提升工业用地3040亩,开建高标准厂房88万平方米。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5个,新增省级智能工厂3家、市级标杆89个,均为全市第一。入选全国首批“工业互联网平台+园区”试点、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、省级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4家企业上榜“全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”,占比全市1/2;集成电路入选首批省创新型产业集群。
三是美丽河湖加速嬗变。65条市、区级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斐然,大运河沿线景观提升项目闪亮滨河公共空间,美丽河湖 “新吴形象”深入人心。总结推广太科园片区水生态修复经验,全域水系修复全面铺开,全区6个国省考断面,京杭运河、望虞河等38条地区重点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显著。
四是督查整改坚决彻底。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和省市督察、巡视反馈问题,省市交办的45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成率达95.6%,市环境质量“提质增优”攻坚专项行动省帮扶督导组交办的100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。历史性遗留难题加快化解,益多热电厂正式关停。积极取长补短、探索创新,在全省率先采用“工程风险管控措施”进行污染地块防治和修复,建成全区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。
五是制度标准约束有力。出台涉气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、危险废物配套能力建设管理办法,针对性解决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和危废利用处置能力配套问题。在全市率先探索区域环评和项目环评衔接举措,制定高新区《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应用清单》《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实施方案》,成为全市首批试点的园区之一。
六是生态文明成果频现。生产生活方式向“绿”而行,零碳科技产业园、中欧低碳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,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受青少年追捧,大溪港湿地公园代表全省获评生态环境部“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”全国总决赛二等奖。生态文明共识加快集聚,合力显著增强,全区14个项目累计获得上级各类大气、水、土壤专项资金超1.3亿元,同比增加150%,一批优质重大生态环境治理提升项目接续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