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09-11 09:50 字体大小:放大 正常 缩小
信息索引号 | 014032126/2024-01798 | 生成日期 | 2024-09-11 | 公开日期 | 2024-09-11 |
文件编号 | — — | 发布机构 | 新吴区工信局 | ||
效力状况 | 有效 | 附件下载 | — — | ||
内容概述 | 对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答复函 |
许若鹏、周亚南委员:
你们提出的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14号提案《关于加强区内中小型民营企业法律知识普及和教育的建议,并案:关于组织中小企业进行用工职业素养教育的建议》收悉,现答复如下:
新吴区相关职能部门立足自身职能,着力营造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,加强区内民营中小企业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职工素养教育,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释放法律服务“新活力”。积极开展“送法进企业”“送法进工地”,为职工发放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针对企业存在的劳动用工方面的共性问题,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和以案释法等方面的培训,聚焦物联网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数字经济等大批创新主体,目前累计已为4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,组织举办“知联护新”新吴区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。成立海外法律服务中心,同步开展特色产业涉外贸易专题调研、法律护航企业出海等活动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等方式摸准涉外企业法律需求,制定“特色产业+涉外法律服务”工作方案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提供有力法律服务支持。
二是做好执法监管“助推器 ”。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常态长效机制,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20个,同步聘任行政执法监督员20名,计划年内达到“双过百”。主动为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发展“容错支持”,试点试行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制度,试行以来已办理“免罚轻罚”案件80余件。同时扩大多部门联合监管范围和频次,进一步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,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干扰。
三是筑牢助企纾困“压舱石”。创新成立新业态、新领域行业调解组织,由律所、知识产权领域专家、优秀商会调解员组建的100名“专家团队”点对点服务企业,为各类创新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元、便捷、高效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途径。统筹调解、行政复议、法援等力量针对企业债务、劳动争议、合同履行等矛盾纠纷领域,及时排查化解矛盾,组建“法律顾问+公职律师+司法局”队伍,依法依规修改清理限制市场竞争、违法增设企业义务的规范性文件、证明事项等,坚决清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“绊脚石”。
四是开展员工职业素养教育。指导区内培训机构增设互联网营销师(直播销售员)、电子商务师(跨境电子商务师)、全媒体运营师等数字技能类相关工种培训项目,鼓励区内企业职工积极参加就业技能培训,用好用足参保职工岗位技能提升补贴政策。人社部门平均每年开展数字技能相关工种培训2500人次,发放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300万元。揭牌成立产业人才实训学院,开设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设计、智能装备、集成电路制造、物联网及数字人才、人工智能等班次,吸引遴选1014名海内外重点高校毕业生来锡参训,为区内企业输送高端人才。连续举办八届无锡工匠·无锡高新区(新吴区)职业技能大赛,增设互联网营销师、全媒体运营师、连锁经营管理师等热门数字技能类竞赛职业(工种)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培、以赛促练,为企业职工打通了快速提升数字技能的绿色通道。近两年,累计通过竞赛培育数字技能类高技能人才达到2000人。落实“新八级工”职业技能等级制度,依托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相关数字职业(工种)技能等级认定,进一步拓宽企业职工数字技能提升的渠道。依托区工会组织,每年开展职工思想引领、职业技能、安全生产、法律法规等多种类型的培训。
无锡高新区(新吴区)工业和信息化局
2024年7月31日